煙供粉(藥供)新良藥增加中,又是考驗我功夫的時間了,這次會強化脾臟(脾經),我的上手幫我找到4個最適合的藥材,但是這4個中只能選一個藥材,真的要好好的測試。
醫書記載:脾的經脈為足太陰脾經;脾在五行屬土,通於長夏之氣;在體合肌肉主四肢,開竅於口,其華在唇,在液為涎;脾藏意,在志為思。脾的生理功能主要為主運化、主升舉和主統血;其中以運化為核心,故稱脾為「後天之本」、「氣血生化之源」。
脾經調理:
1【利尿、消水腫】調節體內水分,「預防下半身水腫、肥胖」。
2【改善濕疹】水分代謝正常,能「預防濕疹、皮膚紅癢」。
3【調經、改善痛經】
調血清血,「改善月經失調」。排除內濕,減少血塊形成→「改善經痛、白帶過多」等症狀。
4【改善腹瀉】
能健脾,「改善腹瀉、大便稀軟」等情況。
5【調理腸道功能】
改善脾虛問題,可以「改善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」。
6【提神助眠】
改善睡眠品質,「改善四肢無力、精神不佳」。
枳實
【性味歸經】苦、辛,微寒,歸脾、胃、大腸經。
【功效】破氣除痞,化痰稍積。
1.《本經》:「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,除寒熱結,止痢,長肌肉,利五臟,益氣輕身。」
2.《別錄》:「除胸脅痰癖,逐停水,破結實,消脹滿,心下急痞痛,逆氣,脅風痛,安胃氣,止溏泄,明目。」
3.除寒熱結者,稟少陰本熱之氣而除寒,標陰之氣而除熱也。
《日華子本草》:健脾,開胃,調五藏,下氣,止嘔逆,消痰,治反胃,霍亂,瀉痢,消食,破癥結痃癖,五膈氣,除風,明目,及肺氣水腫,利大小腸,皮膚癢。痔腫,可炙熨。
白朮
【性味歸經】苦、甘,溫。歸脾、胃經。
【功效】補氣健脾,燥濕利水,止汗,安胎。
《本草匯言》:「白朮,乃扶植脾胃,散濕除痹,消食除痞之要藥。脾虛不健,朮能補之;胃虛不納,朮能助之。」
《藥類法象》:除溫益燥,和中益氣,利腰臍間血,除胃中熱。去諸經之濕,理胃。
茯苓
【性味歸經】甘、淡,平。歸心、脾、腎經。
【功效】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。
《藥性賦》:味甘淡,性平,無毒。降也,陽中陰也。其用有六:利竅而除濕,益氣而和中,小便多而能止,大便結而能通,心驚悸而能保,津液少而能生。白者入壬癸,赤者入丙丁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:味甘,平。主胸脅逆氣。憂恚,驚邪恐悸,心下結痛,寒熱,煩滿,咳逆,止口焦舌乾,利小便。久服安魂魄養神。
《名醫別錄》:無毒。止消渴,好唾,大腹淋瀝,膈中痰水,水腫淋結,開胸府,調藏氣,伐腎邪,長陰,益氣力,保神守中。
藿香
【性味歸經】辛,微溫。歸脾、胃、肺經。
【功效】化濕,解暑,止嘔。
《本草》云:主脾胃嘔逆,療風水毒腫,去惡氣,療霍亂心痛。溫中快氣,治口臭,上焦壅,煎湯漱口。入手、足太陰,
東垣:可升可降,陽也。入手足太陰,亦入足陽明經。風水毒腫,病在於脾,惡氣內侵,亦由脾虛邪入,霍亂心腹痛皆中焦不治之證。脾主中焦,香氣先入脾,理脾開胃,正氣通暢,則前證自除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