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景氣真的亮起大紅燈,不知大家有否同感?
前天帶小朋友去陽光運動公園騎腳踏車,我帶了3個小朋友,一人騎一台,騎到碧潭那,過天橋,繞了好大一圈,回來後,肚子餓了,就去公園內的攤位吃雞絲麵(每次都會來吃)。今天老闆特別跟我們聊了一會,現在生意真的跟以前比差很多?客戶不多,夏天很熱也沒什麼客戶上門、週未一下雨就全毀了。
我還特別問了一下攤車租金多少?攤車要不要收?
租金一個月一萬多(跟政府租的),只做假日,其實以我的角度在觀查,這個工作若是兼職可以,客戶不多的原因很簡單,我在看就是顧店的人,沒有親和力,鮮少會跟客戶哈啦,所以客戶難持續增長。顧店的人習慣性問:要什麼?東西做好,收錢,就這樣,沒有任何互動,這才是客戶越做越少的主因。
我也曾告訴黃師兄這一點,做生意親和力好壞,會決定客源的增長,你只是多跟客戶說幾句話,但是他可能就會記住你,以後只要他有來士林逛街,客戶或許就會特地跑來跟你買一杯飲料。黃師兄對我說:有必要這樣子嗎?
初做生意的人,不懂得做生意的眉角(台),想想反正也沒客人,多跟客戶互動也不會讓你有何損失,一個攤位前面,隨時隨地保持有人在,自然就會吸引人來嚐試。
黃師兄去夜市後,左鄰右舍也會跟他說很多夜市的事情,他才知道原來這兒攤販流動性也是很大,我只問他:客流量這麼大的地方,若不能做起來,請問還有哪個夜市能比這流量還大的。
我再告知,夜市是台灣最底層的消費,若你在這做都很難做,那所以的產業都會死光光(表示景氣惡劣到極至)。
大環境不管有多惡劣,如何讓自己不受影響,這是每個人都必須去面對與接受的。我們不要想政府能有所作為,把大環境搞得非常好,讓人人生活都無憂,而是我們要有面對惡劣環境,讓自己也能安然的活下去,會做生意的人都是不簡單。

過往的我,原本在手機店上班,後來自己出來創業批發手機,再來批發手機門號(一個月最高做到2500門號開線,門號傭金一門200元),上游會給一堆沒有用的手機,再用那些手機去換錢回來,原本50萬,折價也能賺30多萬,那是20多年錢的事。門號後來做不了,我就開門市,就在我公司隔壁這間早餐店,巷子內根本就沒有什麼客戶上門,我是通過比價王網路,瘋狂飆低價,一台手機賺200元的低價,很多店家進貨成本根本比我們賣給客戶價更高(我現金買貨回來賣),我還成立現場維修、改機....等等,才讓我店面客戶源源不絕,我也大量進很多手機配件在網上銷售,賣手機沒什麼錢可賺,全靠賣手機配件、現場維修、改機在獲利。
手機門市開幾年,環境越來越差了,我找了一樣商品,進了100多萬的貨,我就一人衝去大陸打拼,創業艱難,不是大家能領會的,我一人去大陸闖盪快10年,沒有變台流(台灣流浪漢的意思,是台灣人在大陸賺不到錢,也不回台灣,在那邊省吃儉用過日子),創業要過好日子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,我的經歷沒人會教導我如何運作,全是靠我努力去打滾找尋出路。後來在大陸的那最後幾年,我是悠閒地過活,反正公司運作正常,賺錢雖不多但也能過日子,公司的事我是沒什麼事可做,就是每天下午到公司走走上上網,悠閒的很。
我當時會回台灣,是因為台灣家中這邊出現大狀況,我立即把大陸公司收起,回來陪伴倆老,那時沒人會知道我曾受多大多大的壓力,重新創業(香品事業),帶著一家人回台(我、老婆、兩個小孩)。
客戶在哪? 不知。
怎麼賣香? 不知。
沒有人教我,如何去經營這個香品事業,我全部都是重新摸索,一點一滴地去學習,一步一腳印的調整經營的方向,做事業要能做起來,自己一定要先相信自己的產品是最好的,所以我也非常嚴格的把關自己的產品,我也不斷不斷的告訴黃師兄這個觀念,自己煮的青草茶,自己一定要把產品品質做到最好,不可以說這次煮的東西很好,下次煮的東西一般般,其實你好好想想,你若連品質都顧不好,這個青草茶的事業怎麼可能會做得起來。